人类是非常社会化的动物。如果剥夺了和他人的紧密接触,这会令人很痛苦,人类社会属性的核心部分正是对亲密关系的需要。

什么是亲密关系(intimate relationship)?

一方的行为会影响另一方的行为目标和行动能力。

亲密的伴侣彼此间有着广泛而私密的了解。

亲密伴侣的生活也是交织在一起的:一方的行为会影响另一方的行为目标和行动能力。

使得亲密关系易于保持的另一个特点是信任,期望对方会善待和尊重自己(Simpson,2007)。

亲密伴侣通常会承诺他们的亲密关系,希望他们的关系能持续到地老天荒,并为此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

事实上,这种要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普遍而又强烈的内驱力,或许是我们人类的一种本性。

归属需要是人类长期演化的产物,逐渐成为所有人共同的自然倾向(Baumeister & Leary,1995)。

十分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并极力寻求他人的认同和亲密接触。

同居5年后,分手和继续在一起的可能性就非常接近了(婚姻的基本模式则完全不同。夫妻婚期越长,离婚的可能性越低[Wolfinger,2005])

这些儿童就发展出安全型(secure)依恋:他们快乐地与他人交往,很容易与他人发展出轻松信任的人际关系。

巴塞洛缪认为成人有四种依恋类型(见表1.1)。第一种安全型(secure),和儿童的安全型依恋完全相同。第二种痴迷型(preoccupied),是巴塞洛缪给焦虑矛盾型的新名称,因为这种类型的人若要感觉心安,就得过分地依赖于他人的赞许,所以他们过度地寻求认同,沉溺于人际关系,担心关系破裂。

第三和第四种依恋类型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回避型”。

我们先来考察人际沟通中人们的非言语行为,然后探究人们的言语沟通。伴随着言语沟通进行的还有很多非言语动作,它们也承载着许多信息,无论你是否有意做出这些动作。

戴着一顶受人敬重或令人讨厌的帽子在街上走来走去,购物、进餐或应聘。但你事先并不知道自己戴的是哪种帽子。那么通过观察他人对你的态度反应,你能推断出自己戴的是哪种帽子吗?或许可以(Hebl et al.,2002)

首先,非言语行为具有提供信息(providing information)的作用,提示着人们的情绪状态和所说话语的真实意图。

非言语行为在调控交往(regulating interaction)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当我们对他人敞开心扉,我们希望自己的表露能引起他人明显的兴趣、同情和尊重。

人们一般是渴望保护自己,保护他们的亲密关系,或者保护其他人”( Afifiet al.,2007,p.79)。

良好的沟通包括很多构成要素:有意识地努力传递清晰、直接的信息,认真倾听,即使出现争执仍保持礼貌和克制等等。

即使我们与伴侣持有不同的意见,也不需要虚假或谦卑地屈从伴侣的意见。

我们在寻求以最小代价获取能提供最大奖赏价值的人际交往,我们只会与那些能提供足够利益的伴侣维持亲密关系(Rusbult et al.,2001)。

人际交往中的奖赏指的是,我们与他人接触时所获得的令人高兴的经验和物品。

显然,如果某种人际交往的奖赏大于代价,就会得到正值的结果。

另一方面,即使我们对自己目前的亲密关系不很满意,在没有更好的替代选择出现之前,我们也不可能脱离现在的关系。

令人欣慰的是,对亲密伴侣的幸福依赖可以孕育承诺(commitment),即持续亲密关系的意图。既需要伴侣又感到满足的人们,其心目中的承诺是与正面品质相联系的,如分享、支持、诚实、忠贞和信任(Hampel & Vangelisti,2008);他们温情脉脉、体贴殷勤、彬彬有礼,而且还快乐地计划未来的夫妻生活(Weigel,2008)。

首先,承诺的伴侣希望他们的亲密关系能持续。其次,他们还有长远眼光,预计了伴侣双方的未来。最后,他们在心理上彼此依恋,从而能乐对方所乐。

把承诺视为一种复杂的决策过程,这一做法是与著名的承诺理论即投入模型(investment model)相一致的。

的确,朋友能带给你非常多样而复杂的积极情感体验。朋友有时会让你厌烦,但你还是会喜欢他们。因为他们是你最好的朋友,所以他们能了解你不为人所知的私人信息

友谊是我们获得快乐和支持的必不可少的源泉。对年轻人的一项研究发现,超过三分之一的人(36%)认为友谊是他们目前“最亲近、最深刻、投入最多和最亲密的”人际关系(Berscheid et al.,1989)

首先,亲密的朋友能感受到彼此间的温情。

其次,友谊涉及共同参与和分享。朋友之间反复进行有意义的自我表露,提供情感支持和实际援助,遵守平等规范,双方的喜好都受到应有的重视。

其次,友谊涉及共同参与和分享。朋友之间反复进行有意义的自我表露,提供情感支持和实际援助,遵守平等规范,双方的喜好都受到应有的重视。最后,朋友还能彼此相伴。他们分享兴趣,参与活动,认为彼此才是娱乐和搞笑的源泉。

有时候,帮助朋友最好的方法就是默默地提供支持,从而不会增添他/她的心理负担

应答性(responsiveness),即在认知层面上对朋友的需要和兴趣表现出关注与支持。

两个人如果相处融洽,开始留意对方的需要,彼此就会感觉更亲密、更满意(Canevello & Crocker,2010)。

西方文化下的年轻人大多数还坚持认为浪漫和激情也应是婚姻的前提。

相反,古希腊人崇尚柏拉图式的爱情,表现为两位男性之间不带性欲色彩的爱慕。

在古罗马,“婚姻的目的是为了生养小孩、结交盟友和建立血缘纽带……丈夫和妻子应该成为朋友,和睦相处。

爱情比纯粹的激情更为深刻和丰富。爱情是构筑在宽容、关爱和沟通的基础之上,爱情是“熊熊燃烧着的友谊”(p.12)。

罗伯特·斯腾伯格(Robert Sternberg)认为各种不同的爱情都能由三个构成成分组合而成(Sternberg,1987,2006)。

罗伯特·斯腾伯格(Robert Sternberg)认为各种不同的爱情都能由三个构成成分组合而成(Sternberg,1987,2006)。爱情的第一个成分是亲密(intimacy),包括热情、理解、沟通、支持和分享等爱情关系中常见的特征。第二个成分是激情(passion),其主要特征为性的唤醒和欲望

爱情的最后一个成分是承诺(commitment)

爱情的最后一个成分是承诺(commitment),指投身于爱情和努力维护爱情的决心。承诺在本质上主要是认知性的,而亲密是情感性的,激情则是一种动机或者驱力。

喜欢(liking)。当亲密程度高而激情和承诺都非常低时,就是喜欢。

如果某个朋友的确能唤起你的激情,或者当他/她离开的时候你会强烈地思慕,那么你们之间的关系就已经超越了喜欢,

迷恋(infatuation)。缺乏亲密或承诺却有着强烈的激情即是迷恋。

浪漫之爱(romantic love)。浪漫的爱情有着强烈的亲密感和激情。

相伴之爱(companionate love)。亲密和承诺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爱就是相伴之爱。

浪漫爱情的特征是开放、沟通和信任(见表8.4的第一项)。

浪漫爱情的特征是开放、沟通和信任(见表8.4的第一项)。第二个内容是对依赖的需要(见表8.4的第二项)。依赖项目描述的是热切地渴望与伴侣发生接触,这点与我们讨论过的激情有着很大的共同性。

最后一项内容描述的情感却是三角理论所未提及的:关爱。

这些不同的情绪都有着相对的强度和紧迫性:你会为情侣做任何事,如果没有对方你会很痛苦。

此类研究结果都表明,现实中“爱情是盲目的”:人们会低估或忽视爱侣的缺点。

爱情和友谊的主要差别在于我们的想象——爱侣是迷人、神秘而且有吸引力的,而朋友则不是这样(Aron et al.,2008)。

。很明显,爱情能帮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爱恋的伴侣身上,从而排斥其他人

浪漫之爱是“盲目的”,但同情之爱却根源于对伴侣优点和缺点更准确的理解之上;我们认识到他们的不足,但我们不管怎样还是爱他们(Neff & Karney,2009)。

第一种风格是情欲之爱(eros),与人的色欲有关。

第二种风格是游戏之爱(ludus),视爱情为没有约束的游戏。这类爱人常常反复无常,(试图)同时拥有几个伴侣。

第四种风格狂热之爱(mania)难以满足、占有欲强,充斥着生动的幻想和沉迷。第五种风格利他之爱(agape)无偿付出、利他、无私,把爱情视为一种职责。

第四种风格狂热之爱(mania)难以满足、占有欲强,充斥着生动的幻想和沉迷。第五种风格利他之爱(agape)无偿付出、利他、无私,把爱情视为一种职责。最后一种风格现实之爱(pragma)客观而务实,使人冷静地寻找理论上和自己最般配的伴侣。

问题在于,幻想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经验的积累而逐渐变弱。

但大多数人都会有一套人际关系的规则(rules for relationships),这种规则即是朋友应(或不应)履行某些行为的共同文化信念。

或许如你所料,这些普遍规则包括公平、信任、自我表露、支持、关爱及亲密关系其他令人满意的方面。

友谊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之一就是儿童认知的发展;随着儿童年龄增长,认知复杂度增加,儿童对人际需要的变化也愈加显著。

。在人们认为最有奖赏价值的亲密关系中,伴侣很少说谎,部分原因是说谎侵犯了共同期望的诚实和信任。

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人们不会轻率地结束他们曾经承诺的亲密关系。

当伴侣一方对亲密关系感到厌倦并开始注意其他人时,结束关系的过程通常就已经开始了。该伴侣变得冷漠,感情投入更少,这往往在最初会引起修复关系并恢复关系原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