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投资有两大“好策略”——定投和资产配置。这两种都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简单有效的公式化的策略,上手非常容易,而且收益可观。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投资有两大“好策略”——定投和资产配置。这两种都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简单有效的公式化的策略,上手非常容易,而且收益可观。
定投的目标是在本金较少的情况下,同时实现本金积累和本金增值。
相比之下,资产配置的核心则是本金,不再依赖现金流和未来的外部投入。强调对于当下已有资产进行合理分配,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定投和资产配置的区别体现在不同的维度上。定投强调时间上的分散,以稳定的现金流为前提,通过未来不断投入熨平市场波动;资产配置强调当下的分散,通过配置不同投资品种和再平衡,抵御并利用市场波动。
所谓资产配置,其实就是把本金按照一定比例投资于各种大类资产并保持再平衡的过程。
•大类资产:通俗理解为不同类型、走势不相关的资产。 •资产配置:按照一个确定的比例投资不同大类资产。 •再平衡:保持大类资产比例的操作就是再平衡。
其实我们前面在“投资武器库”这一节所说的债券、股票、抗通货膨胀资产、现金,就是最基础的四个大类资产。
资产配置包含各种大类资产的百分比和再平衡两个要素。
。但是资产配置的真正核心其实是再平衡,而不是百分比。
资产配置的一个经典例子就是极简的50-50策略,即一半指数基金、一半货币基金,这其实就是一种资产配置。
因为再平衡操作可以在降低账户波动风险的同时改善账户收益。 所谓再平衡,就是通过定期的买入卖出操作维持投资组合的目标配比,和定投一样是一种简单的公式化操作。
因为再平衡操作可以在降低账户波动风险的同时改善账户收益。 所谓再平衡,就是通过定期的买入卖出操作维持投资组合的目标配比,和定投一样是一种简单的公式化操作。再平衡的核心逻辑可以用四点来概括,即通过公式化的定期操作,降低投资组合的波动风险,提升同等风险水平下的收益率,实现被动的高抛低吸。
再平衡背后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常识———均值回归。
降低波动风险,提升组合收益
如何选择再平衡的时点 介绍了这么多,可以总结成一句话“再平衡很好”。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再平衡的唯一变量——频率,应该怎么选择?
定期再平衡和定波幅再平衡。定期再平衡一般以一年或半年为周期,而定波幅再平衡则是当组合的占比偏差超过预定值以后进行再平衡,比如占比偏差超过5个百分点,进行一次再平衡操作。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偏差5个百分点对应的不是资产5%的变化,而是20%的变化。假设组合中的指数基金增长了20%,占比会从初始的50%增长到约55%。资产的波动换算到占比的百分比以后,数字会明显缩小,需要注意。
对于工薪族投资者,考虑到时间成本和精力,我建议按照时间周期再平衡,一般选择半年或者一年再平衡一次为佳。
采用50-50策略的总资金不超过紧急备用金目标的4倍,相当于其中投入债券基金或货币基金的金额是紧急备用金的两倍,保留一定的安全边际。
资产配置的目的是获得与自己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平均预期回报。
充分考虑非金融资产 资产配置不但要考虑手中的资金,也必须顾及非金融资产和可预期的变化。投资者常犯的错误是只考虑手中的本金,而忽视了与个人非金融资产的搭配,比如没有考虑工作、年龄、时间等这些非金融资产的属性。
我强烈建议对核心资产和非核心资产进行账户层面的物理隔离,即分别用不同的投资账户打理核心资产投资与非核心资产投资,同时控制非核心资产不超过总资产的20%。
主动基金、基金跟投这些都只是工具,但是工具不能代替认知和决策。
主动基金、基金跟投这些都只是工具,但是工具不能代替认知和决策。真正决定投资收益的不是投资工具,而是你自己。
心态的变化其实还是源于认知的不足,而工具类产品并不能在本质上提升认知。仅凭这一本书也并不能实质性地提升这种认知,我们依然需要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工具再强大也终究只是工具,更多的是辅助我们投资,它不能越俎代庖,代替我们思考和决策。
正确理解管理人所执行策略的逻辑。如果没有搞懂,我们就很容易在行情不好的时候对管理人的能力产生怀疑。
•投资计划要容易执行。自动操作优于一键操作,一键操作优于“先计算再购买”。
建立合理的预期。尤其是在不赚钱和亏损时期建立合理预期,什么情况下投资会不赚钱,什么情况下会亏损,我们要心中有数。
其实问题通常并不是因为跟投策略错误,跟投策略的逻辑大多数时候是正确的,问题主要来自大部分人对于自身和策略的认识不足。
针对股利率而言,红利指数、恒生指数都比沪深300指数更加客观,可以达到4%的水平。
你应该已经找到了上面这个思维游戏的重点——投资增值以外,我们还需要创造稳定的现金流,而对长期投资而言,实现稳定现金流的最佳途径就是基于股息的现金分红。
相比于股票价格的高波动,股息的收入要稳健得多: •稳定性堪比工资,而且不会炒你鱿鱼。 •增长没有上限,未来10年大概率跑赢工资增长。 •以现金流的形式直接到账。
其实不看数据也能从逻辑推理上得出这个结论。我们工资收入的来源是公司,与股息实际上是一样的。但是指数里(比如沪深300指数)集中的是一批经过层层选拔的上市公司,经营能力大概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股息增长超过工资增长才是常态。
获得股息收入只需要两步: •找到一个股息率比较满意的指数。 •找到与这个指数对应的基金,然后等着分红。
通常,大盘指数的股息率高于小盘指数,稳定行业的股息率高于高增长行业。对于股息比较看重的投资者,建议考虑中证红利指数,这个指数本身就是以股息发放作为指标建立的。
这里说明一下,如表2.2所示,虽然红利指数股息率更高,但我还是更倾向中证红利。红利指数的全称是上证红利指数,只覆盖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没有覆盖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
阿德勒心理学有一个相关解释,“获得贡献感”是幸福的核心之一,创造价值其实是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所以我很可能会重新工作,只是这一次我不再为钱工作,而是为了自我实现和创造价值。
所以别人能力好像不行却能成功,更可能是因为别人坚持得更久,做得更多,就这么简单。
其实根本不用那么复杂,只要保证自己时刻待在场中,保持长期投资,自然不会错过。
概率思维在投资理财中很适合被用于解决关于不确定性和博弈等问题。投资中的买或卖、计划的坚持或放弃等,说到底都是在做决策。
现实生活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运气本身对决策的结果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因为不确定性的存在,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我做了A就一定能得到B”,
且慢 且慢的特色是,它的交易主体不是基金,而是策略,帮助用户做选择。且慢的首页上不是各种基金推荐,而是策略。推荐理由: •货币三佳:提供的货币基金组合,可以帮投资者获得超额收益。 •策略跟投:全方位跟踪分析,投资者可以一键跟投。 •分账户
理性的财务自由目标应该是希望用财富解决自己的某些现实问题,比如为赚钱而陪家人的时间太少,为赚取基本生活费用没有时间精力做自己热爱但不一定能赚钱的事业。
但实际上更少的消费、更多的储蓄不意味着要降低生活质量,因为我们还可以选择提升效率,让更少的消费创造更多的价值。
所以,一切答案的关键在于提升效率。储蓄这件事并不是省吃俭用、少花钱这么简单,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帮助我们提升效率,更好地实现理性消费、高效储蓄。
实际上每一笔消费,就是一个待办事项,我们追求的都是把有限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具体到理财方面,则是用有限的金钱创造最大的生活幸福感,把有限的金钱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在维持甚至提升当前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减少消费开支,为投资积累本金。
:砍掉无效消费,增加高效消费。
一次彻底的收纳整理可以把这些无效消费具象化,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自己到底都买了多少没用的东西。这是开始砍掉无效消费的第一步。
第二步则是规划预算和建立愿望清单,把每个想要购买的东西都加入愿望清单,每次消费前先把愿望清单通读一遍。
我之前常常写道“少买或者不买不需要的东西”,但是这个定义并不明确,我们其实很难确定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我推荐一本书和一部真人秀给大家,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1] 和奈飞(Netflix)的真人秀Tidying Up ,
真正让你束手束脚的不是预算 ,而是生活本身 。现实与目标的差距即使没有预算,依然存在。
有限的预算会促使我们优先考虑最需要、最重要的东西,而不是满足即时快感。
所以,如果是个人记账,分三类基本足够——餐饮日常、居家日常和购物消费。
餐饮日常,对应食品、日常用品等开支,我把能在超市里直接买到的东西归到这一类。 •居家日常,对应房租、水电费和其他生活必需开支,也包括保险、办事费用等。 •购物消费,对应购物开支,如果你不知道一笔开支应该记在哪里,也可以放在购物消费中。
如果一个东西加入清单之后三天、一周、一个月,你都觉得怦然心动,那就别想别的了,肯定是最高优先级的。
我认为愿望清单最大的意义是把愿望统一呈现在我们面前,并以此避免其他无效消费对重要愿望的资源挤占。
有效率意识的朋友往往会选择继续执行当前的重要事项,等空闲时间再做简单的小事。想要什么立刻就做,是低效人士的特征之一。这个效率思维对于提高消费效率同样非常重要。
我认为愿望清单主要有三个好处:信息收集;信息沉淀;项目择优。
很多研究表明,创新不是靠资源堆出来的,而常常是因为资源不够或者因为某些限制而被“逼”出来的。
没有真正理解或者尝试过本金增值所带来的回报,就很难真切体会到省钱带来的价值。
《游戏改变世界》 [3] 一书中有一句非常精彩的话: 如果游戏的目标真正具有吸引力、反馈又足以激励人心,我们就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发挥创造力,满怀热情,真心实意地不断挑战游戏设置的重重障碍。
我们财务自由的初衷是,不再为收入和生计而忍受不喜欢的生活,拿回生活的选择权,有底气对不喜欢的事情说不。
我一直很喜欢举减肥的例子,因为道理真的很像。财务自由之路和减肥有很多相似之处,重要的不是找到见效最快的方法,而是找到有效并且容易坚持的方法。
慢慢来,跑得久比跑得快更重要。
理财本质上就是把自己的职业价值和人力价值转化为财富的过程,很多人以为只要收入高就能拥有更多财富。
很多人说自己不敢生病,说自己出现中年危机,这都是脆弱的财务状况导致的。当中产因突发事件失去工作时,生活往往会遭遇很大的打击,上有老、下有小,再加上房贷,想想都令人害怕。
记账是一件容易开始却难以坚持又容易遗忘的小事。
首先必须承认,凡是保险,肯定没有划算的,综合考虑概率和所支付的费用,投保人一定是亏的,不然保险公司怎么赚钱。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买保险?保险的目的是防范无法承受的重大风险,所以保额一定要和个人状况相匹配。
影响财务自由的因素其实就三个:本金、收益率、开支。
被动收入=本金×收益率,而开支决定了我们需要多少被动收入才能实现财务自由。只要被动收入>开支,那我们就实现财务自由了
只要积累下足够的本金,再通过合理的投资实现一个相对平均的收益率,获得可观的被动收入并不难。
我个人认为创造本金要难于创造收益。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取得一个整体平均的收益水平并不困难,持有指数基金就能轻松获得10%的长期年化收益率,
,因为储蓄常常被和降低生活质量、省吃俭用联系在一起,让人脑海中出现“蹲在角落可怜地吃方便面”的画面。
因为我们还可以选择提升消费效率,让消费创造更多的价值。
财务自由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意味着充分独立、不受制于人,可以不再为了金钱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维持自己不喜欢的关系。
财务自由不等于从此蹉跎人生 工作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财务自由并不是让我们从此脱离社会不再工作,而是给我们一个重新思考的机会,让我们有底气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财务自由不等于从此蹉跎人生 工作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财务自由并不是让我们从此脱离社会不再工作,而是给我们一个重新思考的机会,让我们有底气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当我们不再为收入和维持生计所困的时候,才有机会真正觉醒,追求我们想要的东西。
这部分可能稍微复杂一点,建议还是读一读约翰·博格(John Bogle)的《共同基金常识》(Common Sense on Mutual Funds ),里面有很好的总结
所以芒格才会认为,“投资者最重要的品质是理性”,而不是智商、能力和知识等其他因素。
。 这四个基金平台几乎可以涵盖个人投资所需的全部需求,它们的基础功能一致,但附加功能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