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法上,修饰语置于被修饰语之前;宾语在动词之前;疑问句在句尾加有表示疑问的助词;没有冠词;语法上没有性的区别。在音韵组织上,词头没有重子音;没有词头是r音的语汇等等,这些都是乌拉尔一阿尔泰语与日语共同的特点。

代表日本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是绳文式文化。绳文式的名字是根据与石器同时出土的土器表面留有条纹而来的。

绳文时代,人们靠狩猎和捕鱼为生。供他们食用的鸟兽种类达60种以上,鱼类达30余种,贝类有220余种。[

除狩猎、捕捞外,当然还采集野生植物的果实和根以供食用。有的

在绳文式文化陆续开展的过程中,一种新的压倒绳文式文化的弥生式文化首先出现在北九州,并逐渐由西向东传播,一直达到奥羽南部。(

弥生式的名字也和绳文式一样,是根据象征这一文化的土器而起的。所谓弥生式土器,是为纪念明治十七年(1884)最早在东京本乡区的向冈弥生町发现的土器而命名的。

弥生式文化的另一特征是金属器,在这一点上必须特别指出的是铁器与青铜器并存这一事实。

绳文式时代盛行的渔猎,这一时代还在进行,鱼类、贝类和鸟兽的肉仍然是重要的食物。

天照大神 这幅三联图表现的是太阳女神天照大神从其蛰居的洞中出来,再一次使世界沐浴在阳光中的情景。太阳女神是日本神话中最核心的女神,被奉为日本皇室的祖先,尊为神道教的主神。

即日本人确定日本这个国号是在7世纪建设文明国家运动中所取得的众多成果之一。

飞鸟时代的文化从内容来说,是佛教文化,这也是它同前代文化根本不同的地方。

这就是过去圣德太子派到中国的遣隋留学生,结束了多年的学习和钻研陆续归国。他们虽然是研究佛教、医学等各种专门学问的,但他们都共同关心隋、唐那种有深远理想的政治制度和完备的统治方式。

在宫中太极殿诛杀了苏我入鹿,并迫使其父虾夷在私邸自尽,成功地消灭了代表旧势力的苏我氏一族。这样,使酝酿已久的改革事业,以急风暴雨之势实行起来,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大化改新。

大宝律令制定后九年、和铜三年(710),首都迁到大和的平城(奈良),以后有七代七十多年间,

东大寺,日本古代佛教寺院。741年圣武天皇下诏仿中国寺院建筑结构兴建。因位于平城京(奈良旧称)之东,故名东大寺。 该寺坐北向南,寺门重建于1199年,按天竺式样建造,有18根长约30米、直径约1米的木柱,是日本最大的寺门。大佛殿始建于公元752年,1708年重建,面宽57米,进深51.5米,高46米,为世界最大、最高的木构大殿。又经1903—1911年和1974—1980年两次大整修。殿内供奉铜铸大佛。殿前有创建时期的遗物“金铜八角灯笼”。殿的东面有钟楼,13世纪重建,内有752年铸造的梵钟,高3.86米,口径2.74米,重26.3吨,为日本最大的古钟。殿的西面有戒坛院。754年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在殿前修设戒坛向圣武皇上、孝谦天皇以及僧侣们讲授戒律,创建了律宗。次年将戒坛移至现址,江仁时代重建。殿北有正仓院。 圣武天皇推行佛教政治的事迹很多,其中最伟大的是创建国分寺和东大寺。国分寺是在全国各地一律建造僧寺和尼寺,修七重塔,安放1丈6尺高的释迦像,并在寺中置备有《金光明经》、《妙法莲华经》和《大般若经》的抄本等等,凭宣讲诵读这些经文的功德来祈祷各地方的平安。规定僧寺有僧20人,尼寺有尼10人。这好比政治上设置国府、任命国司掌管民政一样,在佛教界也设

东大寺,日本古代佛教寺院。741年圣武天皇下诏仿中国寺院建筑结构兴建。因位于平城京(奈良旧称)之东,故名东大寺。 该寺坐北向南,寺门重建于1199年,按天竺式样建造,有18根长约30米、直径约1米的木柱,是日本最大的寺门。大佛殿始建于公元752年,1708年重建,面宽57米,进深51.5米,高46米,为世界最大、最高的木构大殿。又经1903—1911年和1974—1980年两次大整修。殿内供奉铜铸大佛。殿前有创建时期的遗物“金铜八角灯笼”。殿的东面有钟楼,13世纪重建,内有752年铸造的梵钟,高3.86米,口径2.74米,重26.3吨,为日本最大的古钟。殿的西面有戒坛院。754年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在殿前修设戒坛向圣武皇上、孝谦天皇以及僧侣们讲授戒律,创建了律宗。次年将戒坛移至现址,江仁时代重建。

人们认为唐文化具有最高的水平,尽早达到它那样的水平,是当时一般的共同目标。这正和明治时代把欧美文化视作具有最高价值,而想尽快吸收并达到那个水平完全一样。就像明治时代频繁地派遣留学生赴欧美一样,当时,国家多次派出遣唐使作为外交使节,并有不少留学生也随同赴唐。

源赖朝是源氏家族的领袖。1192年,他任命自己为世袭的终生军事首领,这意味着他成为日本的专制“君主”,也标志着幕府时代的开始。

武家政治的中央执行机关叫作幕府。

但其本义则正如上面说过的,是大将或将军司令部的意思,与政治完全无关,而且这个词开始使用是在赖朝当上了右大将和征夷大将军以后,可以说这反映出赖朝的政厅,最初并不具有政治意义,只不过是武人的司令部而已。

镰仓幕府的机关,向来为人注目的、最重要的有政所、问注所、侍所等三所。

所谓的幕府,是由赖朝的私人家政机构发展

所谓的幕府,是由赖朝的私人家政机构发展而来的,它起源于贵族的家务制度,在这一点上,可以明确看出武家想要模仿贵族的心理。

守护是每国一人,各国都设置的地方机关。与地头一起,都是维护幕府政治基础的重要职位。

赖朝从一开始就把所有武家应自觉地视为本分的工作都包括在守护的任务中,将其视作培植武家势力、推动武家政治的地方执行机关。

地头的具体职务是管理土地、征收租税和军粮,维持管内治安等等,其收入各地区不尽相同。

幕府通过守护行使对全国的警备权,通过地头行使对全国的征税权。这些机构与其说是源氏的家务机构,莫如说实质上就是国家的中央机构。幕府的统治机构,实质上是建筑在守护、地头作为家人统属于将军的关系上的。

封建这个词,在中国本来用于与郡县对立的国家统治形式。在周代,国王把所有的土地都分给诸侯,诸侯则作为国王的屏藩,再把它分给自己的臣下。这种以层层统治的累积,作为统治国家的基本组织,“封建”是指这样一种政治形式。

今天使用的封建一词,其概念更多地吸收了欧洲Feudal system这一名词的含义,把重点放在人与人之间的隶属关系,人与土地的结合关系等社会结构的特点上。

赖朝所开创的武家政治是严守武家特点的政治,它并不否定公家政治。承认朝廷在地方上所设的国司掌管地方行政,保全院、宫等各贵族的庄园权利。

镰仓时代的社会阶级,可以分成公家、武家、平民和贱民四种。

武家内部也有身份之差,“侍”与“郎从”之间,就有很大的区别,侍是指战时骑马披挂上阵的武士,郎从多是跟随侍徒步出阵的从者。平时侍是农村的名主,在村内构屋居住;郎从则寄居其宅内,研习武艺,并为主人服杂役。

正如幕府在政治上依靠地方家人的支持一样,这个时代的经济主要靠地方农村名主们的活动。

但后来随着和宋朝贸易的开展,宋钱流入日本,钱币又开始在社会上流通了。

另一方面,也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有了许多宋文化的特点。

与隋唐形式的、训诂的文化相比,宋文化是唯心的、道德的以及平民化的。

宋学是儒学由汉唐的训诂学,进而受到佛教和道教影响,发展成为带有明显的思辨哲学特点的、探究人的本性、注重道义、主张知行合一的学说,最早由俊芿传入日本,后来又随禅僧传播。由于宋学的精神有和禅宗特点一致之处,加上在中国盛行禅儒一致,

宋学是儒学由汉唐的训诂学,进而受到佛教和道教影响,发展成为带有明显的思辨哲学特点的、探究人的本性、注重道义、主张知行合一的学说,最早由俊芿传入日本,后来又随禅僧传播。由于宋学的精神有和禅宗特点一致之处,加上在中国盛行禅儒一致,因此禅僧在宋学方面,都造诣很深。

富裕农民阶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积累了巨额财富,提高了社会地位。下层的人民凭互相联系,团结一致采取了反抗统治势力暴虐行为的手段。由于强大的、自下而起的人民力量,社会完全呈现一种转变时期的样子。对于这种社会大变动,室町幕府拿不出任何办法,只能像随波逐流的浮萍那样,听天由命。

这里把应仁之乱(1467—1477)作为宣告中世社会终结的社会变动的集中表现,把北条早云征服伊豆(延德三年,1491)而开始的战国,

应仁之乱是室町幕府及中世封建社会矛盾、腐败的集中表现,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它宣告了中世社会的终结,打开了产生近世社会的大门。

丰臣秀吉(1536—1598),日本战国末期统一全国的著名武将。尾张国(今爱知县西部)中村(今名古屋)人。本姓木下,后被赐姓丰臣。原为著名武将织田信长的部将,跟随信长率兵征战,屡建战功。1582年信长死后,秀吉日益权重。1585年任总揽政务大权的关白一职,成为最有实力的军事统帅,亲率25万大军,以拥护天皇名义,政治谋略和军事手段并用,

继承织田信长的遗业,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是丰臣秀吉。他是织田信秀的步卒木下弥右卫门的儿子,在服役中,深受信长器重,提拔为近江长浜的城主,后来经略中国地方时首次接受信长的委任始终竭尽全力完成任务。

秀吉是个罕有的具有雄才大略的武将和政治家,同时又是一个具有适合实现这个统一所需要的开阔胸怀和通达人情事理的人。

信长对人严厉刻薄,杀伐失度,而秀吉则包容万人,以温情待人,力避杀戮无辜。

在留下的一些秀吉遗书中,可以见到他对父子妻妾那种温存而细腻的爱情,充满在字里行间。正是这种美好的仁爱精神,不仅信长没有,许多战国武将也都不具备。[

秀吉在国内完成了统一,建立了赫赫的丰功伟绩,但是在外交上却徒有宏图,没有能收到实效,暴露了他毕竟不过是一个局促于岛国内部的井底之蛙式的人才,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缺乏善于应付的知识和卓见。他发动的朝鲜战争,尽管在各个战役和策略上收到可取的效果,但从整体来看,却完全是轻率的举动。

他发动朝鲜战争的原因,一般认为是希望恢复与明朝、朝鲜的勘合贸易,但是应该知道,由他要求对方入贡的贸易,与前代的勘合贸易在主客关系上恰恰是完全相反的。

丰臣秀吉的出兵朝鲜,完全是一种侵略行为,其主要的原因,确如著者所说,对贸易的要求,并不是全部,也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丰臣秀吉企图转移国内反对派,特别是被其武力所压服,但随时可能起来背叛的藩侯、大名的目标,想把战事引向国外,以侵略、扩张来加强和巩固其统治;至于贸易,想从贸易中取得巨额利润,以解决其经济上的困难,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支持其向外扩张、侵略的文治派和其背后的商业势力的目的。但主要的原因,决不是仅仅为了贸易的利润。日本统治者在实力充沛以后,企图扩张,用侵略邻国来达到其目的的野心,从历史上看是有其目的的,值得警惕。著者使用的“错觉”“感情发生作用”等说法,请读者多加注意。——译者)

秀吉所创造的组合式黄金茶室也好,北野的大茶会也好,都不过是以吃茶为名,实质上是显示权力,进行上下层之间的联欢,在尊重旧文化的名义下,把它改造成适应当代的东西,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一时代文化力量的强大。

另外活版印刷术也在这时由葡萄牙传到日本。活版印刷传入日本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侵朝战役后由朝鲜传入的,另一条是从葡萄牙传入的。

德川家康在秀吉建立霸业时,表面上表示臣服,并与其政策保持协调一致,但实际上,却是一股和秀吉相对立的势力。德川家康出生在一个虽不算大、却是历代豪族的家庭,拥有一批生死与共,世代臣事的家臣。他本人也韬略过人,武艺超群,是东海道首屈一指的武将,更因幼年时生长于艰苦的环境中,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性格。

他好学并精通历史,崇拜源赖朝,心想在政治上效法他,并决心要采取与其对手丰臣氏不同的政治形态,但也承袭其制霸的形式,所以在庆长八年(1603),就任征夷大将军,在江户设立了幕府。

庆长十年(1605),家康把将军一职让给第三个儿子秀忠,一方面表示这一职位是世袭的,另一方面也使自己摆脱了公职,自由地处理政务。

于是千方百计地削弱丰臣氏的势力,剪除其羽翼,特别是利用秀赖及其母淀君信赖神佛的弱点,让其在各地大兴土木建造社寺,以消耗他们的财力,这实在是个老奸巨猾的计策。并

次年战端又开,丰臣军在城外被击败,秀赖、淀君自杀。至此,丰臣氏彻底灭亡(庆长二十年五月,夏季之役)。

作为上层建筑来说,幕府的政治社会体制,堪称是最完善的封建制度。首先在人的方面,以将军和大名、直属武士(

武士与武士之间都有牢固的主从关系,这种关系不仅限于武士,也适用于其他一切身份的人。士农工商都有固定的身份,属于不同的社会阶级,在

武士与武士之间都有牢固的主从关系,这种关系不仅限于武士,也适用于其他一切身份的人。士农工商都有固定的身份,属于不同的社会阶级,在每一种身份中,还再细分为各种阶层。

从而使幕府的统治发生了根本的动摇,封建社会也完全陷入了混乱,终于迫使德川庆喜“奉还大政”,幕府也就此寿终正寝了。

不过,坦率说来,幕末的历史,不过是令人作呕的阴谋诡计的累积,是以牙还牙地复仇的反复,而最后又用武力来解决一切的,充分暴露了卑鄙无耻的人性的历史。

当然,他们在表面上所标榜的,都很冠冕堂皇;但那不过是外表上的乔装打扮,实际上只是用来维护自己和自己所属集团的利益,打倒敌对的势力和集团的手段而已。身负重任的政府当局明知办不到却扬言“攘夷”;尊王的武士们则发布并非天皇本意的诏书,投身于“尊王攘夷”运动。

奉还版籍,从形式上说,是废除了封建性,但从知藩事的关系说,实质上仍不免有封建遗风残余。

四民平等是维新政府的重要口号之一。维新本来并不是欧洲爆发的那种市民革命,而是确立一个由封建武士所领导的绝对主义政权,所以四民平等也只能在这样一种身份制残余的基础上去实现。

各国就这样都在忙于加强国内的统治和同外国的交涉,没有充分的力量顾及东方。日本正是利用这一间隙,在没有受到外国大规模干涉的情况下,顺利地实现了推翻幕府和王政复古的工作,可以说是相当幸运的。

但无论如何,由于宪法的颁布,日本已从专制政治变成立宪政治,人民参政得到承认,这说明在形成现代国家方面,取得成功,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宪法保证契约自由、所有权绝对等原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