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介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与神学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包含着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思考;它与科学也有共同之处,那就是理性地看待事物,而不是一切都遵循权威,无论是哪种权威。

哲学的任务便是研究这样的问题,不过只是研究而不是解决。

十六世纪之后,宗教改革就占据着欧洲的思想史。这场复杂的改革可以看做是北方民族对于罗马帝国可能卷土重来的一种反抗。

笛卡尔是近代哲学的第一位哲学家,他能肯定的只有自己和自己的思想,并认为整个世界都是由此推导而来的。

希腊人对纯粹知识的探索和成就都非常伟大,现代的数学、科学与哲学都是起源于希腊;他们编写内容详实的历史书,思考生活和世界,不受前人思想牵绊。

埃及人相信人死后灵魂要到阴间接受审判,之后再回到死者的身体中来;由此催生了木乃伊与金字塔。

巴比伦的历史带有更多的战争元素。闪族人打败了原先在此的苏美尔人,并从他们那里继承来了楔形文字。

掠夺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商业开始发展。最早发展商业的是克里特岛。公元前二十五世纪至公元前十四世纪,克里特岛一直保持着一种先进的文明,被称为米诺斯文明。

克里特岛上的文明是一种航海文明,与埃及联系密切。埃及壁画中就有关于两地之间海上贸易的画面。

他们的艺术表明这是一个欢快的民族,没有受到沉重的宗教的压抑。从壁画中得知他们当时喜欢斗牛,男女都有高超的斗牛技巧。岛上的人有自己的文字,但是至今无人能识。

荷马的诗歌中有后期贵族阶级思想开化的观点,摒弃迷信的东西。

荷马是古希腊著名的吟游诗人,其著作《荷马史诗》记述了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特洛伊战争以及当时希腊人的海上冒险活动,不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还被誉为“欧洲文学的始祖”

文明要想消灭冲动,不仅靠个人的理性,还要靠法律、道德、宗教。

希腊最原始的神话形象不是神明宙斯,而是因带给人间火种而受苦受难的普罗米修斯。

他还认为,若不是科学的兴起,希腊的宗教会与东方宗教一样。

泰勒斯是哲学诞生的第一人,这几乎已经成为共识。他说过是水构成了世间万物,这可能让哲学的初学者感到迷惑,因为这句话给他们的印象与他们心中的哲学形象不符。

关于他的传说有很多,其中几个很有趣。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就提到一个:当时的人们看到泰勒斯很穷就认为哲学无用,泰勒斯通过观察天象预测第二年橄榄丰收,于是便用全部积蓄租下了榨橄榄油的机器。

关于他的传说有很多,其中几个很有趣。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就提到一个:当时的人们看到泰勒斯很穷就认为哲学无用,泰勒斯通过观察天象预测第二年橄榄丰收,于是便用全部积蓄租下了榨橄榄油的机器。等到来年橄榄丰收,人们纷纷向他租借榨油的机器,他借此大赚一笔。

到了后来,沉思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思考,功利性加大。很好的一个例子便是,贵族对新工业文明的厌恶使得真理的定义变得更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

数学来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

毕达哥拉斯使得东西方的宗教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他对人类思想界的影响很少有人能与之媲美。

其次,希腊人发现了数学推理和演绎的方法。他们发明的几何学深深影响了近代科学。

研究一个哲学家,应该抛开偏见,根据假设去论断,并对论断的结果进行批判。

当时伯利克里带领大家重建被波斯人烧毁的神殿,至今仍然让我们惊讶的巴特农神殿就是当时修建的。这个时期的雅典,是全世界最繁华的城邦之一。

人们的这种认识不能被物理学证实。爱因斯坦改变了其中的概念,他认为距离只存在于事件之间,这种距离是一种综合,既包括时间,又包括空间。

人们抽签选举法官和行政官,并且任期很短。每个公民都可能当选法官,因为他们不是职业的,所以难免有偏见。

当时可以花钱雇人写法庭上的演说词,还可以花钱学习法庭上的演说技巧,教他们的人就是智者。

柏拉图总是企图让别人按照他定下的标准去生活;但是他一点儿都不诚实、不客观,他不是根据论证推导真理,而是歪曲论据,推导到自己事先想好的结论上。

他与柏拉图都讲过苏格拉底思考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才能使人才当政。

死亡并不可怕,没人知道死亡那边是什么。

他预言那些决定将他杀死的人将面临更可悲的下场,杀人并不能阻止别人进行谴责,这样做是在逃避,正确的做法是改正自己。

在另外一个世界里,没有人因为提出自己的想法而被处死。

苏格拉底的领域是在伦理方面而非科学,他自己也承认对物理学一窍不通。

辩证法并不是苏格拉底发明的,这种用一问一答的对话方式推导真理和知识的方法,据柏拉图记载是芝诺最先使用的。

他因此称自己为“知识的助产士”。

辩证法更适合逻辑性问题的探讨,而不是新事物的发现。

但是到了公元前七世纪左右,他们的宪法把他们变成了后来的样子。一切都为了战争胜利,至此他们不再对世界的文化发展有任何贡献。

柏里所说的:公元前五世纪的斯巴达人,勇敢、善良、朴素。还有人赞叹斯巴达的政局稳定,不像别的希腊城邦动荡不安。

公元前480年的温泉关之战即是如此。三百个斯巴达战士在这里阻挡成千上万的波斯士兵,虽败犹荣。

柏拉图在哲学方面的学说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部分:一是乌托邦,最早的乌托邦;二是理念论,用来解决各种问题的;三是灵魂不死论;四是宇宙起源论;五是他的知识观。

雅典战败后他已经是一个青年,他把战败的原因归结于民主制。

知识来自理智,而非感官。

苏格拉底对他最重要的影响是在伦理方面,其中“善”是主导思想。

他认为这个理想国中应该有三种人:普通公民、士兵、卫国者。

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品质,既要勇敢,又要有礼。

柏拉图的结论是,人人做好符合自己身份的本职工作,不插手别人的事务,这样整个国家就是正义的。

我们来分析一下柏拉图对正义的定义。 首先,它为权力的不平等也可以称为正义提供了依据。

其次,柏拉图所描述的“正义”都是基于国家而言,而这个国家是假设出来的。

他还认为,这个问题上如果有争议,并不是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而是肯定有一方是错误的。在他看来,伦理问题与科学问题一样,非对即错。

人们经常用统一的标准代替真理,这是错误的。伽利略那个年代,很多东西都是被大家统一接受的,但都被伽利略证明是错误的。

哲学家是喜欢智慧,但不同于仅仅是有好奇心的那种人。也就是说,哲学家是喜欢探究真理的人。

他们并不是沉浸在新事物中的那种人,而是清醒地去认识新事物背后的道理。

沉浸在其中的人的认识只是一些看法、意见,而后者的认识才是真正的知识。

事物都存在着正反两面,美的事物身上有丑的成分;好人有时候也会做坏事。

只看到表象这些矛盾的便是意见,而能看出表象背后那些永恒不变的东西的则是知识。

感官能感触到的表象问题属于意见,而背后隐含的永恒的问题属于知识。

柏拉图认为哲学是对知识的认识,不仅仅是懂得辨别,还要懂得认识和发掘。

首先,柏拉图将理智的世界和感觉的世界划分开来,然后又将理智世界分为两种:理性与悟性。

他将不懂哲学的人比喻为被关在洞穴中的囚犯,这些囚犯因为被锁着,所以只能看着眼前的墙壁,不能转头。

一个假说,只要它能推动人们对一件事物的认识,无论事后被证明有多荒谬,它都是有用的;但是推动人们对这件事物的认识之后,这个假说便成为了这件事物继续前进的阻碍。

柏拉图与苏格拉底——后者尤甚——的一些伦理方面的观念便严重阻碍了古希腊科学的发展。

苏格拉底说,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不是真实的,身体是获取知识的障碍,真正的知识是通过思想体现的,而不是感官。

因此,当我们沉溺于肉体的欢快之中时,是不会得到真理的。这种观点否定了科学上的观察和实验能获取知识。

肉体是我们同这个社会联系的媒介,柏拉图认为我们的肉体带有罪恶:一是阻碍我们看清这个世界;二是欲望的根源,影响我们获取知识。

推动万物发展的是因,因分两种。第一种是理智的,是美好事物的推动者。第二种是被别的因推动而产生,并将推动别的因;这种因是无序、混乱的推动者。

现在来看,知识来自知觉是天经地义的。

知觉给人带来的信息不是知识。

如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每个标准都是对的,那么世人将同样聪明,也是同样愚蠢。

柏拉图认为眼和耳朵只是知觉的工具,但不是思考的工具。感官不能对一件事物的好与坏作出判断,感官只能感觉到事物,作出判断的是心灵。知识在于思索而不是印象,所以能获取知识的是心灵,而非感官。

近代哲学保留了大部分个人主义和主观倾向。笛卡尔是这样,后来的斯宾诺莎、莱布尼茨、洛克、康德和费希特论学说也是这样。

文艺复兴的伟大功绩大多在道德以外的建筑、绘画和诗歌领域,这一时期出现了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维利等很多大人物。

通过复活希腊时代的知识,它创造出了一种可以媲美希腊的成就的精神氛围。像在古希腊一样,这一时期不稳定的政治条件与个性的表露密切相连。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哲学是科学性的经验哲学,并不谈论目的是善意的还是邪恶的这一问题,只说明为达到目的应该采用的手段。

大多数的文明人是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者。他说,如果有人打算建立一个共和国,那么,他会发现,把共和国建立在农民中间,要比建立在城市容易得多,因为城市可能已经变质了。

开普勒最重要的成就是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第一定律是:行星是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而太阳就在这个轨道上的一个焦点。第二定律是:在相等时间内,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连接线扫出的面积是相等的。第三定律是:行星的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吸引力的大小与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就是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现代理论物理与牛顿体系在某些方面是不同的。牛顿认为,力是物体运动时起变化的根源。

霍布斯的严重缺陷在于没有耐心从事一些细致微妙的研究,喜欢大删大减,他利用合乎逻辑的方法和删除碍事的事实取得成果。

霍布斯认为理性是靠后天的勤奋得来的。

《利维坦》的第二编探讨人类是如何形成服从于若干个集权政府的小团体的。

霍布斯利己主义伦理观的结论之一是:只有在自卫时,对主权者的反抗才是正当的,为保护别人而反抗主权者就是犯罪。

对于没有能力保护人民的主权者,人们对他没有任何义务。

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说论证的内容是,由于在毫无因果的相互作用之下,所有的“钟”都保持一致的步调,那么它们一定是被一个独立的外因校正过了。

他不仅是认识论中经验主义的奠基者,还是哲学自由主义的鼻祖。

洛克认为,人类的所有观念来自于感觉作用和对自身心灵活动的知觉。

我们不会先于经验获得任何知识,因为不仅我们的思考要借助观念,而且我们也是通过经验获得所有观念的。

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认为,许多可以被我们人类称为“最宝贵的知识”的东西不是由经验得来的。

对自身以外的事物和对自己的心灵活动,我们如何才能有认识。

在第二篇《政府论》的开篇,洛克就提出了他认为的统治权的根源。他先假设说,在社会上出现政治权力之前,有一个“自然状态”。在这个状态里,有一种“自然法”。这个自然法并不是人类的立法者创立的,而是由神的命令组成的。

因为科学激发产生的哲学是一种“权能哲学”,它只崇尚方法,视人类之外的一切事物为尚未加工的原材料。

现代世界似乎正试图通过暴力强加给人一种代表权贵们意志的社会秩序。